新聞中心
第八次全國中西醫結合介入心臟病學論壇——中青年醫師介入心臟病學論壇順利舉辦
近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康復醫學會、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中國胸痛中心聯盟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分會、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臟介入治療與康復專業委員會、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中國胸痛中心聯盟中醫醫院工作委員會、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聯合承辦的第八次全國中西醫介入心臟病學論壇、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臟介入治療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第八屆海峽兩岸氣血理論高峰論壇、第二屆中國胸痛中心聯盟中醫醫院工作委員會年會在京隆重開幕。大會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王顯教授、中日友好醫院李憲倫教授擔任大會主席。本次大會通過采用線上及線下結合模式有序開展。
群英薈萃
本次大會中青年醫師介入心臟病學論壇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彭文華主任、中日友好醫院楊鵬教授共同擔任執行主席。大會當日,就慢性閉塞性病變(CTO),介入相關的中醫藥進展,結構心臟病、電生理,介入治療新技術共4大主題進行分享,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名中西醫領域心血管專家就心臟介入治療與中醫藥領域的高、新、精、尖問題展開討論,為學者及聽眾帶來了一場學術饕餮。
CTO主題——新技術助力CTO的再通
慢性完全閉塞性病變是歷經多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緩慢逐漸加重,最終導致冠狀動脈分支的完全閉塞,被稱為冠脈介入領域需要攻克的“最后的堡壘”。本單元由北部戰區總醫院荊全民教授主持。在內膜下重返真腔(ADR)技術方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彭紅玉教授介紹了該技術的詳細發展史,陜西省中醫院張勇教授分享了ADR 穿刺技巧及器械選擇;針對CTO病變處理中的實際問題,中日友好醫院付東亮教授基于病例分享了IVUS在入口模糊CTO中的應用心得,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吳錚教授分享了逆向CTO技術中正逆向導絲不能交匯的處理方法,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葉紹東教授則介紹了CTA在CTO-PCI中的應用價值。
中醫藥主題——靈巧化解介入相關痛點與難點
中醫藥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舉足輕重,而針對介入心臟病學中的痛點與難點,中醫藥的干預取得了出眾的療效。介入相關的中醫藥領域單元由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黃力教授主持。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周琦教授分享了臨床應用中藥干預PCI圍術期冠脈微循環障礙研究進展;烏魯木齊中醫院楊青岳教授分享了他在介入術后心絞痛中醫藥治療中總結的經驗;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張振鵬教授分享了他對于介入術后胸痛的辨治思考與體會;最后,廣東省中醫院胸痛中心曾銳祥教授對冠心病介入術后心臟康復治療的最新進展進行了歸納與總結。
電生理與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新趨勢
心臟電生理與結構性心臟病單元由北京東直門醫院潘國忠教授主持。特邀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陳柯萍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宋光遠教授、同濟大學附屬第十醫院唐愷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廖自立教授、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羅斌教授。與會專家分別圍繞無導線起搏治療新進展、經導管主動脈瓣膜介入治療新進展、左心耳封堵治療研究新進展、右室流出道室早的導管消融治療新進展、房顫脈沖消融治療新進展話題展開深入的分析與解讀。
冠脈介入新技術
新技術專題由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楊振文教授主持。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王宙明教授就肺血管去神經術展開討論;隨后,國家呼吸中心陶新曹教授針對肺血管支架植入術手術技巧與要點為大家指點迷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馬玉良教授針對旋磨、超聲振波、準分子激光在鈣化病變中的選擇與應用做了精彩分享;最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鄭搏教授就基于冠脈造影的冠脈血流儲備分數和微循環阻力指數的臨床價值傳授相關經驗。
在各個專題的討論部分,邀請了介入心臟病學及中醫藥領域知名學者,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馬建英教授,北京朝陽醫院張大鵬教授等,為廣大聽眾帶來了來自臨床一線的新觀點。東直門醫院心血管專家彭文華主任做最后結尾,完美結束此次學術研討。
在學會領導、大會主席親切關懷下,本次中青年醫師介入心臟病學論壇的順利閉幕。本次論壇為廣大中青年介入醫師提供了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了介入技術的交流、碰撞、創新與提升。論壇召開當天,共有約20萬人在線觀看,醫學界同道對于介入心臟病學與中醫藥交叉學科的關注及熱愛,提高了行業信息、交流的水平。本次會議對于推動介入心臟病學發展以及青年人才培養起到極大的推進作用。
撰稿:王達洋
馬 梁
審核:彭文華
李文杰
審閱:龔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