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新聞
榮耀加載 初心不改——市中醫管理局中國醫師節表彰我院榮獲多項殊榮
8月19日下午,北京市中醫管理局主辦的第五屆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在京召開,會上對中醫藥系統多個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37位專家被評為“杏林耕耘50年榜樣人物”,東直門醫院德國魁茨汀醫院院長戴京璋被評為2022 年首都中醫“國際傳播榜樣人物”,國醫大師、燕京醫學派代表人物蕭龍友研究項目負責人肖承悰被評為2022年首都中醫藥“文化資源普查先行榜樣人物”。東直門醫院男科一區主任王彬、脾胃病科二區李柏主任醫師榮獲2022年首都中醫“為民辦實事榜樣人物暨首都杏林健康衛士”。同時,我院心血管內科一區(含CCU)、腦病科五區被評為“榜樣科室”。我院東城院區、通州院區設分會場,黨委書記趙百孝、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柳紅芳、總會計師夏魯婧、院長助理馬洪明出席會議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精耕作細 國之大醫
他們德藝雙磬,仁善謙恭,懷救苦之心,做蒼生大醫。他們起沉珂、除病痛,始終將患者放在首位,精勤幾十載,敢于登“險峰”,解“難題”,創“新路”,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累積一個又一個碩果。他們有大格局、大胸懷,如今歲長年增,依然心系患者,堅守崗位發光發熱,傳授畢生所學,帶動和感染了更多學子投身醫學事業,他們是廣大民眾心中當之無愧的國之大醫。
杏林耕耘50年榜樣人物
(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名)
王子瑜、王允榮、王玉芬、王秀琴、王珂、王俊顯、鄧振明、申享淳、田秀英、田德祿、呂仁和、孫呈祥、孫穎立、孫霈、杜玉堂、杜懷棠、李乃卿、李日慶、李鳳萍、李秀敏、李恒敏、李素卿、楊博華、肖承悰、何欣云、沙海汶、張宛巾、武維屏、趙寶明、姜良鐸、徐榮謙、郭俊海、郭維琴、黃云亮、康瑞廷、商憲敏、臧???/a>
術精岐黃 國際名響
他堅守德國20年,將中醫藥守正創新、承繼古訓與國際傳播緊密融合,展示中醫“新內涵”、傳遞中醫“新姿態”、拓展中醫“新思路”。他建基地、設課堂、組論壇、編叢書,在實踐中探索建立系統化工作體系和合作模式,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播在國際舞臺煥發新活力。他在加固文化國際傳播橋梁,在奮力擦亮中醫藥文化這張國際“名片”。
國際傳播榜樣人物——戴京璋
作為東直門醫院德國魁茨汀醫院院長,戴京璋不辭辛勞,遠赴德國工作二十年,帶領團隊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及中醫藥國際化發展戰略為導向;以醫教研與文化傳播一體化發展為方針;以優質、高效、全方位中醫醫療服務與文化傳播促進和提升民眾健康為宗旨。以中醫藥養生、保健、預防與治療等系列化服務為主體;以中醫藥普及、教育、科研、標準化建設、中醫德語人才培養和中國文化傳播為內容的建設過程中,為促進中醫藥“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和海外傳播,服務民眾健康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杰出貢獻,廣獲國內外媒體贊譽。在他的帶領下,實現了醫院從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先行者到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踐行者的歷史性跨越。
醫脈傳承 榮耀杏林
她施大愛,濟眾生,用一雙妙手,解除了多少婦科病痛;用一碗藥湯,醫治了萬千黎民百姓的疾苦。她博極醫源,孜孜不倦,堅守中醫,為傳承中醫藥文化做出了杰出貢獻,她精研醫術,著作等身,教學帶徒,贏得百姓口碑贊嘆無數,“白衣之慈,扶康之德”是她人生的真實寫照。她為中醫藥繁榮、人民健康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
文化資源普查先行榜樣人物——肖承悰
國醫大師肖承悰教授作為京城四大名醫之首蕭龍友先生嫡孫女及學術傳承人,家學秉沃,造詣深厚,影響非凡。心中時刻裝著患者的她不僅是國醫大師,更是中醫婦科界的學術領航人及精神領袖,是患者眼中的俠女婆婆!蕭龍友為燕京蕭氏婦科創始人、京城四大名醫之首、國學家、中醫學家、哲學家、書畫家、收藏家、“百年巨匠”人物。民國時期蕭龍友棄官行醫,懸壺濟世數十載,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享譽京城。燕京蕭氏婦科歷經120余年,四代傳承至今,發展成為以中醫診治婦科病為專長,具有獨特思想理論體系的學術流派。目前依托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蕭龍友名家研究室和肖承悰名醫傳承工作站、北京中醫藥大學肖承悰教學名師工作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肖承悰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等平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業已成為燕京地區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播載體。
求真務實 懸壺濟世
他們扎根臨床、教學一線,潛心科研,構筑起群眾生命健康的防線。他們淡薄名利、甘于奉獻,只要群眾需要,忘記辛苦勞煩奮力沖在前。他們下鄉村、入社區、進基層,義診咨詢義無反顧。他們講科普,送健康,為愛守候,做群眾心頭升起的太陽。他們用醫者仁心溫暖了患者,用平凡而偉大的工作不斷踐行著“大醫精誠”的誓言。他們的無私付出,他們的奉獻,讓人動容,他們“為民辦實事”的事跡深深烙在群眾心中。
為民辦實事榜樣人物——王彬
男科一區主任王彬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開展臨床診療,發揮中醫特色,實現中西醫融合,提高療效服務患者。以臨床實踐為基礎,開展科研工作,主持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發表SCI、中文核心期刊百余篇,為中醫藥提供循證依據。同時作為北京市衛健委健康科普專家,他重視科普宣傳,通過各類媒體平臺和多樣化形式,傳播中醫理念、健康觀念,幫助百姓了解中醫,預防疾病、養生健體。他先后承擔北京中醫藥學會全年二十四節氣科普文章撰寫工作,同時參與東直門醫院“百秒易養生,健康你我行”系列—大暑節氣視頻錄制,通過個人及科室自媒體矩陣點擊量累積16萬,獲評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屆“基層科普人物”稱號。
為民辦實事榜樣人物——李柏
脾胃病科二區李柏主任醫師先后跟學諸多名師大家,提升專業能力,傳承中醫精華,為患者健康護航。2003年擔任主治醫師后,堅持積極參加各類健康義診、宣教等活動,并且定期為醫聯體單位提供支援互助。2018年參加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名中醫身邊工程,幫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開展醫療、教學、科研等多方面的指導,極大方便了當地百姓的診療需求。2021年申請通州區運河中醫藥薪火傳承工程,成立“李柏基層中醫傳承工作室”,開展傳幫帶,為杏林育人才。他時刻謹記不忘初心,堅持守正,傳承中醫,服務一方百姓。
榜樣團隊 骨干精銳
他們愛崗敬業,實干奉獻,團結進取,凝聚成優秀團隊。他們筑起了生命的護堤,創造著生命的奇跡。夜以繼日的堅守,周到貼心的服務,像涓涓細流,暖心無聲。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歷經耕耘,在磨礪中帶動專業領域的進階。他們堅定信仰,勇挑大梁,用實干傳遞夢想的火光,譜寫著榜樣力量。
榜樣科室——東直門醫院心血管病一區(含CCU)
東直門醫院心血管病一區(含CCU)歷經數十年的輝煌發展,成為全國著名的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專業臨床與科研培訓基地。目前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中國中藥協會心血管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臨床重點學科建設單位、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特色科室、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三優教學基地、北京中醫藥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依托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心血管??坡撁藸款^單位。作為集醫、教、研于一體的優秀臨床科室,設有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郭維琴傳承工作室、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郭士魁名家研究室、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郭維琴名家傳承工作站,且科室目前是中醫心病學、中西醫結合心臟病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中西醫結合臨床博士后工作站。近5年科室累計發表核心期刊及SCI共227篇,包括在JAMA等著名期刊上發表的高質量論文;5年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項、省部級課題10余項,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2項、省部級7項??剖以诒3种嗅t藥特色的基礎上,同時具備開展冠狀動脈支架置入、射頻消融治療快速心律失常、永久起搏器植入等國內外優質介入診療能力。
榜樣科室——東直門醫院腦病科五區
東直門醫院腦病科五區設有2個名老中醫工作室站:國醫大師薛伯壽名老中醫工作室通州分站、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王珂基層老中醫傳承工作室。近5年主持課題9項,其中北京市青年人才培養資助青年骨干個人項目1項,校級課題4項,通州區課題4項。參與國家級課題5項,包括“基于RS-fMRI下針刺加語言康復訓練綜合治療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療效評價”、“醒腦靜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盲終點評價臨床試驗”、“血塞通軟膠囊治療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中醫臨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統的研發與實施”、“基于語言加工雙流模型下‘益髓醒腦’早期針刺干預卒中后運動性失語EEG/MRI腦機制研究”等。近5年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參編著作4部,患者滿意度均在98%以上。此外,疫情面前,全科人員勇往直前,團結共戰,積極主動參與各項抗疫工作,每次均全滿完成各項抗疫任務,并且踴躍報名參與抗疫應急醫療隊,多次參與支援發熱篩查門診、支援疫情隔離點,長期參與新冠肺炎疫苗注射保障以及大規模集采核酸。2021年8月,腦病科五區被評為東直門醫院通州院區首批準入的中醫研究生規培試點科室。目前已圓滿完成24名研究生的規培任務。2022年8月,與通州區甘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合建設腦卒中專病特色科室。
撰稿:荊生龍
審核:李文杰
審閱:龔燕冰